主頁
Press Foto Plus
Where free means FREE!
主選單
主頁
關於我們
新聞
網上相簿
搜尋
聯絡我們
Sponsored Links
誰在線上
我們有 8 位訪客在線上

Designed by CW
 
「海港城.美術館」A-Z 朱古力美術展揭幕
作者 alan   
2010/02/25, Thursday

海港城特別以「情尋朱古力」為題,舉行一連串藝術展覽,將世界各地的朱古力文化帶入商場與各界分享。是次展出之作品均以朱古力為題,以不同手法呈現各藝術家對26個英文字母X 朱古力之聯想,與大家一同發現朱古力無限的可塑性。 

是次「海港城.美術館」A-Z 朱古力美術展 共邀得超過20個世界不同地區的創作單位參與展出,當中包括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典、俄羅斯及香港等藝術家之作品,可謂薈萃全球之最。

Image

A for Army設計者: Stephen j. Shanabrook (美國)

紮根於紐約及莫斯科的Stephen Shanabrook常以食物為藝術品的素材及象徵。有繪畫及雕塑等藝術背景的他,喜以一般物料和普遍被視為無傷大雅的嗜好品為塑材─ 如糖果、朱古力、綿花糖等。他的創作根基深厚而且神秘莫測,意念平靜安詳卻能引起共鳴。Chocolate A-Z Exhibition為他首次參與在亞洲舉辦的群展。

Image

C  for Chess.

Image

K for Keyboard

Image

 

 

最後更新 ( 2010/02/25, Thursday )
 
行政長官出席香港友好協進會新春團拜暨午餐演講會
作者 alan   
2010/02/25, Thursday

Image

香港友好協進會」的成員都是成就卓越、而且特別關心香港發展。協進會一直積極提出各種有利香港發展的建議,亦對香港各方面的發展作出有建設性的評論。我在此向會方和各位會員表示衷心感謝。

上海世博的參展工作是特區政府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這一次不是一般的參展,而是我們希望向世界展現香港未來發展潛力的好機會,也可以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拓展商機。   

這次上海世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就是展現世界各國在加速城市化過程中的新成果。「香港館」以「無限城市」為主題,展示香港人無限的潛力和創意,反映香港社會的現代化、自由和開放。底層和中層展區,分別會展示香港與內地、與全世界緊密連接,以及香港在資金、資訊、意念與知識方面的自由交流。
 
我們以「智能卡.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為主題,在上海世博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展覽中,介紹香港優質方便的都市生活。在多種智能卡中,香港的「八達通」卡可謂全世界最成功的電子貨幣之一。它在1997年推出,最初應用在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衣、食、住、行各個領域,享譽世界,並成為各地仿傚的對象,採用「八達通」卡輸出技術的包括荷蘭和杜拜等。
    
在上海世博的六個月期間,香港每月會採用不同的主題,分別宣傳香港的綠色生活、旅遊、一國兩制、文化交流,以及創意產業。我們會邀請不同界別的人士參與研討會、會議、展覽。香港旅遊發展局亦與旅遊業界合作,在上海大力宣傳香港旅遊品牌,並會在目標客源市場推廣一程多站旅遊,趁機推廣介紹香港。
  
上海世博將是中國繼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的另一次全世界矚目的盛事。中國將再一次成為世界的焦點。藉着這個契機,我們會舉辦國民教育活動,安排學生和青少年前往上海進行學習和交流,鼓勵他們認識上海世博和思考上海、香港及內地其他城市的發展路向,加強青少年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對國家和世界發展的關心。

最後,我再次恭祝各位,特別是香港友好協進會業務虎虎生威,恭祝各位家庭幸福、萬事勝意!

訊息來源以及照片: 政府新聞處

 

最後更新 ( 2010/02/25, Thursday )
 
財政司司長二0一0至二0一一年度年度財政預算案記者會
作者 alan   
2010/02/24, Wednesday

Image

財政司司長: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早我在立法會宣讀了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在大家發問之前,我想先講一講撰寫這份預算案背後的理念。

今年的預算案以穩固復蘇、發展經濟和關懷社會為主題。

在穩固復蘇方面,雖然金融風暴最困難的時期我相信已經過去,但外圍仍然充滿變數,所以我們必須保持警覺,不能鬆懈;而協助香港樓市平穩健康發展是穩定經濟重要的一環,我們希望從根本的供應、市場透明度及減少投機入手。

在發展經濟方面,預算案增撥資源,從人力供應、土地供應和發展誘因三方面入手,配合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促進六項優勢產業發展,並鞏固香港傳統四大支柱行業的施政方針,長遠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我們亦都建議擴建科學園、設立綠色運輸試驗基金等,都是希望提供政策環境,發展產業,令香港的產業結構可以多元化。

我認為我們不單要發展經濟,亦需要關注社會民生,要建立一個仁愛關懷的社會,所以我在預算案,特別重視教育和貧窮問題,致力提升社會流動性,並善用社會資本,支援最需要協助的組群。我們籌辦非牟利機構解決學童上網問題便是這方面的工作的一個例子。

我們同時進行多項社會投資,把來自社會的資源應用在教育、醫療、就業、樓宇維修、社會服務、體育及文化藝術等項目之上。

我理解到在經濟復蘇初期,部分市民未必可以能夠即時分享復蘇成果,所以我提出了約200多億元的紓緩措施,包括退稅、免差餉、代繳公屋租金等,希望有助市民度過困境。我們的策略是,在長遠而言,要發展經濟和教育;中短期則提出紓困措施協助有需要的社群。

我在預算案的結語中提到,社會上有人士認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模式,未能做到資源均等分配,形成貧窮和社會流動問題。我希望提出,由於香港是一個細而且是開放型的經濟體,如果實行高福利為主的模式,便需要大幅度調整現行的稅制及稅率,市民未必認同。

因此,我希望透過投資在教育、基建和社會福利,讓市民可以面對經濟變化,提升社會流動性。這便是我在編寫預算案時最基本的理念。

訊息來源以及照片: 政府新聞處

 

最後更新 ( 2010/02/24, Wednesday )
 
<< 首頁 < 上頁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下頁 > 末頁 >>

當前記錄 2485 - 2487 / 3360
Zyban